业务范围
友情链接
搜索: 
“标准化”催生大效益
发布日期 2013-10-08 作者 来源
(2013-10-08)  编辑发布:中国船舶在线  
“标准化”催生大效益

船型标准化有助于提高船闸通过能力。

    编者按:为加强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加快水运结构调整,促进沿江沿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和十五省、两市一区联合制定了《“十二五”期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将于10月1日实施。为配合《方案》的实施,本报记者深入采访撰写了“标准化”后给长江、珠江水域沿线及福建等地社会经济带来的政策“红利”,以飨读者。

    10月1日起,《“十二五”期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施行,按照《方案》,“十二五”末,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率将达到70%,由此而催生出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将大为可观。

    干线航道通过能力大提高 
    “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大大提高了并将继续提高长江航道和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水运基础设施的作用。”有关专家如此评价船型标准化带来的“红利”。 
    近年来,国家逐步禁止小吨位船舶通过三峡船闸。根据原交通部《关于川江及三峡库区船舶运输准入管理的公告》,自2004年1月1日起,禁止100总吨以下商船(载运鲜活货物的除外,下同)通过三峡船闸。自2005年1月1日起,禁止200总吨以下商船通过三峡船闸。 
    禁止小吨位船舶过闸后,三峡船闸通过的货物量和船舶额定载重量均有了大幅度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三峡船闸通过货运量破亿吨,是2004年的2.9倍,年均增长达16.5%。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关键点,三峡的过闸能力日益提高。 
    据长江航务管理局测算,如今长江干支流,各类船舶总量约10万艘,《方案》要求“十二五”末,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0%。而目前,达标船舶仍占少数,淘汰与更新,将涉及数万旧船。不过,令人振奋的是,今年1月1日起,600总吨以下商船禁止通过三峡船闸,生活污水排放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客船,以及单壳油船、单壳化学品船等非标准运输船舶,也不得进入三峡库区营运。4月1日起,《长江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开始实施,长江上的船舶,必须达到规定吨位和技术水平。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方案》规定的“十二五”期长江干线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600载重吨的目标的实现。

    船舶安全性能大改善 
    船型标准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船舶标准化水平和技术水平,船舶安全性能明显提高,减少了人命财产损失和水上安全事故。 
    以重庆地区为例,自2003至2007年底,淘汰、拆解安全性差、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客渡船1000余艘,先后开发了15种标准客渡船船型,新建了一批标准化客渡船,客渡船标准化率达到了80%。新建标准化客渡船的安全技术性能指标大大提高,操纵性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有效遏制了水上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新建油船、化学品船、客滚船等标准船型按照船舶规范要求,采用双底、双舷结构形式,减少了船舶因搁浅、触礁、碰撞等造成液货及燃油泄漏事故导致水体污染的风险。 
    有关海事资料亦表明,由于标准船型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标准,有效的提高了船舶安全程度,加强了风险的控制,减少了安全事故和水域污染事故的发生,减轻了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如某标准船型油船由于按新法规、规范,设置双底、双舷结构,并满足一舱不沉,在碰撞事故中,船舶遭受损坏,但未造成燃油泄漏事故导致水体污染。

    企业经济效益大提升 
    船型标准化的实施,还使得航运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上升。如采用双艉船型、球鼻艏,优化船舶线型,有效地降低了船舶航行阻力;推广使用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提高了船舶推进效率,促进了船舶技术进步和节能。在川江及三峡库区,按照标准船型建造的2000吨级散货船,由于船舶尺度、线型优化,与同型非标准船相比,其船舶经济效益提高了5%;按照标准船型建造5000级散货船,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超出船东的预期30%。 
    业内人士介绍,船型标准化的实施,提高了船舶平均吨位,扩大了船舶批量制造规模,降低了船舶造价,减少了船舶单位运输成本,提高了船舶的经济效益。以重庆地区为例,船舶单位载重吨钢材消耗量明显下降。如2000吨级、3000吨级、5000吨级船舶单位载重吨钢材消耗量分别是1000吨级船舶的75%、67%和60%。单位载重吨的船员配备人数减少,每千吨运力船员配备由2002年的26人下降到2008年的7人,下降了73%,降低了航运企业运输成本。

    节能环保大放光彩 
    船型标准化在节能及防止船舶造成水域污染方面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标准型船舶均须按新的技术要求执行,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例如,针对原有运输船舶存在的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低,船型、机型杂乱,功率大、载量小、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重庆市有计划、分步淘汰耗能高、载量小、技术落后船舶。重庆市市政府还投入补贴资金治理跨省旅游客船生活污水,并自2004年9月1日后,要求新建(含改建)船舶等按规范安装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确保了船舶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对固体垃圾则采取了逐船、定期、登记收集的方式集中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船舶对大气、水体的影响。 
    随着船型标准化工作的推进,船舶平均吨位增大并采用节能新船型和技术,船舶单位能耗明显降低。重庆市货运船舶的平均单位能耗由2002年的7.6千克/千吨·公里下降到了2008年的3.1千克/千吨·公里,降幅达59%,年均下降14%,节能效益明显。

 
来源:中国水运报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江浦路1000号尚凯商务大厦2楼203室   邮编:200092   电话:86-21-55967305     传真:86-21-55967306
联系人:Peter   邮箱:peter@jc-logistics.cn    
本站由 师联网络 制作维护   您是第 206635 位访客
沪ICP备13038454号-1